发信人: aily (欢欢), 信区: Fujian 
标  题: 莆仙民间音乐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Jun 28 16:34:27 2003), 站内信件 
 
   莆仙民间音乐自宋代始就十分流行,遗留至今的民间音乐非常丰富,“十音”“八 
乐”“大鼓吹”是其中的精品,有“闽中雅乐、远古遗音”之誉。兴化民间音乐自从晋 
代从中原传入,在莆田得到滋生和发展。典型代表的“十音”用十种民间乐器演奏,乡 
土气息浓厚,曲调典雅古朴,集盛唐古典雅乐之精华;而“八乐”是民间的打击乐,演 
唱与器乐默契配合,韵味绵长;由古代黄门鼓乐发展而来的“大鼓吹”,由大唢呐吹奏 
。莆仙民间音乐韵味十足,南宋著名理学家林光朝在《登越五台》诗中赞曰:“闲陪小 
队出山椒,为有吴歌杂楚谣,纵道菊花如昨日,要看汤饼作三朝”,就是其中韵味的写 
照。莆仙民间音乐已经成为当地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added by afarnti)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据史料记载和调查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

  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

  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解放后,莆仙戏经过整理、改编、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有二百多个,其中,《琴挑》、《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剧目比较著名。

  莆仙戏的著名剧作家有陈仁鉴、柯如宽、江幼宋等,著名演员有黄文狄、林栋志等。
 
-- 
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  
 
※ 来源:.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