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ily (欢欢), 信区: Fujian 
标  题: 民间习俗 (比较详尽)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Jun 28 16:59:54 2003), 转信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莆田是由闽族? 闽越族? 汉族这一历史进程 
走过来的,这就决定了她的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不仅继承发扬了远古的闽族、闽越族 
的遗风遗俗,还接纳融汇了大量的外来民情习惯,特别是纳入汉民族这一大家庭后,便 
使其步入文献名邦、礼仪之邦之林成为可能。故而,从兴化民俗整体看,既有同汉族相 
一致的民俗,又有特有的习惯礼仪,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节令习俗 
  春节 春节是兴化民间最大的节日,远在异乡的亲人大都回乡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 
之乐,春节活动为时五天,俗称“五日岁”。其习俗是: 
  除夕,午夜过后, 家家燃放鞭炮,叫“开正”。初一早,家家以线面、“福饭”( 
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每人一碗,寓意“福寿绵长”。吃线面时第一口不喝面 
汤,俗语有“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间互相拜年, 
主人以红桔、瓜籽、糖果、“寿面”饷客。是日,人们纷纷到城镇,或到山村游览名胜 
,叫做游春。 
  初二日,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 
十一月廿九日,倭寇陷城,莆人被杀者众多,至正月初一贼始退,逃难的人们返家收殓 
遭难亲友,串门的都是吊丧之人,因此,此日就成为不吉利之日,忌往来。不过凡初一 
到过的,不犯此忌。 
  初三日,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门不取水,初三早才祭神开井门汲水。开店铺的生 
意人于此日早也鸣炮开门营业。新嫁女在这天由新郎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在仙游 
,这天还是“做十”日,祝寿亲友络绎不绝。祝寿的礼品一般有线面、鸡蛋、炮烛(女 
的“做十”要加花粉)、布料、鞋帽、中堂等,数量多少有一定的讲究。 
  初四日晚上做“大岁”。此俗同源于倭寇窜犯兴化,百姓逃难,没有在家过“岁” 
,翌年初一回到家里,收葬遇害亲友后,于初四补过“除夕”,俗称做“大岁”。在仙 
游则是初五做“大岁”。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一碗面,然后去游春或探访亲友。 
  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俗称元宵节,也是古时民间社鼓的结束日(社鼓自十二 
月十六日起)。元宵节是莆田民间一个重大节日,盛况超过春节,且延续的时间相当长 
(原因是各村的时间不同,最早的初八,最迟的正月廿九日)。解放前,元宵之夜,所 
在村的宫社张灯结彩,摆“宴桌”、叠糕果,乡民们抬菩萨偶像行傩。行傩队伍绕境一 
周, 家家在厅堂摆设香案,当队伍经过时,燃烛焚香、放鞭炮、烧柴草、化“贡银”, 
祈求全年平安如意,俗称“接行傩”。接完行傩,主妇们把余烬拿回家倒入灶膛,表示 
来年更红火。是夜,游灯、“摆棕轿”(跳傩火)、舞龙舞狮,直闹到天亮。有的村还 
“做大棚”(几班戏子合演大型连台历史剧)。有个别村过元宵节的方式极特殊,如城 
厢区城郊乡广甫 仔村的过节方式是在正月十三日清晨五至六时,家家把煮饭的锅,取出 
倒扣院子里“耙”几下,即算过节。 
  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二月二”,也称“头牙”。因每月的初二、十六两日,各 
行业主于晚上以祭神福余,请伙友们聚餐,叫做牙祭,此例从二月初二开始,十二月十 
六结束,故名。是晚,各行业业主特为“首福” 邀请店员、伙友聚餐,未得邀请者,就 
意味着被“解雇”。在仙游这一天为蒙馆(私塾)开学日。这天家长们把孩子梳洗干净 
,挎上一篮炒米花(俗称“冰模”),炒糖豆。篮上放七根青葱,八个布钮扣,象征孩 
子“七聪八窍”、“聪明花开了”。学生到蒙馆拜先生、孔子,正式入学了。 
  清明节 节前,人家用面粉蒸“清明龟”。节日当天,人们备酒馔、果品、“清明龟 
”等祭品上山扫墓,表示对已故亲人的悼念。 
  端午节 此是兴化八大传统节日之一,很隆重,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多。通常是初 
一吃糕,初二吃粽,初三吃螺,初四吃桃,还有插艾,初五划龙舟,故有谚语“初一糕 
、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初五这天,家家采几种芳香性青草,汲午 
时水,煎午时草汤,人人沐浴更衣,换冬装为夏令衣裳。小孩浴后佩挂香囊和布扎的小 
虎,在肚脐等处涂抹雄黄,吃“午时草”煮的蛋,谓之可壮身祛病。所谓午时草是初五 
午时正所采的草,实际上多在午时前采摘的 ,它们有铁芒箕、石榴叶、豆叶、兰草等七 
八种植物,煮出来的蛋呈清黄色。清扫堂室喷洒雄黄水,以炭火加苍术、桔皮闷烟,驱 
除蚊虫,也是端午节的一大内容。端午节最热闹最有趣的是赛龙舟。 
  七月初七炒糖豆、爆米花,其意是“吃炒豆、活老老”。当天晚上,人们都涌上埕 
头,观看天上牛郎织女相会。这天人们很少见到喜鹊,说是上天搭鹊桥去了。有时夜里 
还会落几点雨,人们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时落下的泪水。 
  中元节 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也叫中元节,是旧时民间祭祀祖先的节日。民 
间炊“薄荷糕”、“金米果 ”、烧银冥纸衣,祭祀祖宗。出嫁女子,倘遇父母新亡,则 
于十三日备办祭品、银纸,回娘家祭祀,俗称送“头年纸”,其后每年是于十四日“送 
纸”。建国后,此俗渐废。 
  八月十五中秋节 亲朋间互赠月饼、板栗、白果等礼物,名为“送秋”。是晚,一家 
人团聚,吃炒米粉、芋头、板栗、月饼等,一直沿袭至今。 
  九月初九重阳节 俗称“九重阳”。民间人们蒸九层米果 。 
  冬至节 冬至节俗称冬节。节前一日晚上,家家户户“搓圆子”,插合春,捏称砣银 
锭等;祝愿全家团圆,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冬节早,全家吃“红糖丸子” ,又把“丸 
子”糊贴在门框上,预祝来年粮食有余。在平原一带,如果家有新丧,就不舂糯米粉了 
,表示居丧无心过节,其亲戚应在节前送糯米粉给他,主人回赠生姜、白米曲、麦芽饼 
、筷子、红糖及五谷种等,表示对馈送者见白不忌,祝他添丁发财。冬至节还有扫墓习 
俗。 
  除夕 农历除夕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凡有外出者都要返回家中团聚。莆田人称除 
夕是“做岁”,顾名思义就是在此岁与岁的交接间,庆贺过去的一年里的年丰人寿,预 
祝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所以春节一般是从“尾牙”即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开始的。“尾 
牙”这天旧时业主宴请雇员,付清工资,结束这一年的雇约。百姓家则忙着置办年货新 
衣。之后选一天晴日大扫除,俗称“扫尘”。到了廿三这日,各家备办祭礼“送神”, 
用面粉等制作“送神糕”、煎“油煎米果 ”送灶公“上天”“述职”(到正月初四这日 
又将他们“迎回人间”叫“接神”)。送灶后,人们便择双日挂年画、做红米团 、贴春 
联等。莆田的春联有个很独特的地方,那就是上端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此为全国 
仅有。相传清兵入关后,施行高压政策,民众奋起反抗,形成了以莆田南少林寺为大本 
营的全国抗清局面,清廷迁怒于百姓,滥杀无辜,许多人家因办丧事贴白联。时值春节 
,清廷又强令百姓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 ,有人在被迫贴红联时,故意留一截白联 
,以示心有余哀。随后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直至今日。 
  除夕夜,家家备办红米团 、红柑等祭神“辞年”。晚上,厅堂红烛高烧,全家同吃 
年夜饭,俗称“围炉”。如果有在外没回家的,饭桌上要留个空位子。之后,灶上要留 
“隔年饭”,灶膛里用块大木柴烧个彻夜不熄的“火宝”,象征年年有余岁岁兴旺。接 
着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小孩燃炮仗、合家欢笑、聊天娱乐,俗称“ 守岁”。 
  做岁中,莆田还有几个特殊习俗,即年夜饭里不能有鱼(现在已不忌讳),年画中 
不能出现荷花,初一、初二两日不使用水井,用水要事先贮备,不倒垃圾等。 
  解放前,除夕是穷人还债的最后时限,负债的人不敢在家过年。城隍庙里这天日夜 
演戏,负债的人就去看戏避债,债主就不敢在城隍爷面前讨债。 
  礼仪习俗 
  人的一生从婴儿呱呱坠地到步入暮年的人生旅程,要经过许多礼仪。在众多的礼仪 
中,莆田人最重视的是诞生礼、婚礼和寿礼。这三个大的仪礼,是人生旅程上三个大的 
转折阶段,相应地也有其独特的习俗。 
  诞生礼 
人的诞生,俗称“生日”。婴儿降生,是人生的开始,也是人生的大事、喜事,家人欢 
欣,亲朋相贺。 
在莆田,诞生礼非常隆重,在婴儿降世后要持续整整一年。婴儿降生后十四天,举行个 
仪式,叫“十四朝”,届时舅家要置办十全果为婴儿祝福。出生满三十天,进行的仪礼 
叫“满月”,俗称“出月”。此时要做三件事:一是“洗儿”,旧法接生,婴儿要等到 
出月才给他沐浴。沐浴时,先举行仪式,备礼谢神告祖,然后用“午时草”(端午节留 
下的菖蒲牡荆等干草)烧汤为婴儿洗澡。澡盆中放涂红铜钱,请老年妇女(认为命好的 
)在厅堂上给婴儿洗澡。二是剃头画桃。婴儿浴后,用洁净的剃刀剃去胎发,只在囟门 
处,留下一小撮。再由其父或其祖父用雄黄在婴儿头顶画个大桃,谓能使其聪明长寿( 
莆田对上当受骗者有“头顶没有画桃”之说)。之后,给婴儿换上新衣,戴上饰有“福 
”或“寿”字的小帽,挂上“长寿锁”,抱到厅堂拜祖先、拜灶公、拜长辈、讨“挂月 
豆 ”红包。三是给亲邻小孩们分红蛋。这天产妇娘家送来婴儿衣裤、鞋帽、襁褓、项圈 
、手镯、脚环及喜蛋(熟蛋壳染红)等贺礼。头胎婴儿若是男孩,还要办“出月酒”或 
演戏庆贺一番。 
  婴儿满一周岁称“周日卒 ”,俗称“对日卒 ”、“摸摸”。要举行“日卒 盘试儿 
”仪式。这天婴儿外婆家送来小儿衣帽、鞋饰等。母亲给小儿穿上新衣服,然后在厅堂 
中地上放一只大“米筛”,内放剪刀、量尺、戥子、算盘、毛笔、书本、钱币等物,以 
此卜定婴儿日后的前途、爱好。此称“试日卒 ”、“摸摸”。“摸摸”时小儿要坐在一 
只小石臼上,意为坐石头上就有饭吃。 
  婚礼 
  旧时,莆田人的婚姻大多是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很少有婚姻自 
主的权力。选择婚配时,同宗或亲戚中不同辈的不能通婚,还要考虑男女两家的社会地 
位及经济情况,即要门当户对。婚娶均有古代“六礼”的痕迹。 
  说媒 儿女长大后,父母托媒人为其物色对象,有个别在婴孩时期订婚约的或所谓“ 
指腹为婚”的,一般是由媒人从中说合。媒人为了赚取媒礼,千方百计、花言巧语“玉 
成其事”。由此酿成婚姻悲剧是常有之事。 
  相亲 媒人说亲之后,其父遇“门当户对”的,即可代儿女登门相亲(一般是男方到 
女家相女儿),对方要煮线面或鸡蛋当点心招待,倘相中了,才吃下对方煮的线面、鸡 
蛋,如不中意,就不能动的。 
  送庚帖 男女双方如果同意亲事,就通过媒人互送年庚八字。男方把女方的庚帖放在 
灶头箸笼里,经过三日三夜,若家里没发生什么事故,就认为此女能服家。尔后,双方 
各请算命先生推算合婚,看看男女俩有无冲克、合婚的吉凶等等。 
  订聘 断过“八字”合婚后,如双方满意,就由媒人从中商定聘金、嫁妆,再择吉日 
订聘,俗称和定、办定。男家选定“双日”,请亲戚中认为命运好的妇女6-8人,身着 
红衫,带礼物,把聘金的一部分和一些金银首饰,送到女家,把戒指、手镯套在姑娘手 
上,把项链、或金银锁挂在姑娘的脖子上,俗称“挂月豆 ”。女家放鞭炮,把糕饼果品 
分赠亲人、邻居,表示女儿已许配于人。然后置办点心酒菜招待男家客人,并每人一封 
红包。 
  定日 俗称“请日子单”。男方请择日馆择选结婚佳期,以红帖转告女方,女方回以 
允期红帖。之后,男女双方根据议定的婚期,各自择日为未来的新郎、新娘“裁衣”。 
 
  送嫁 姑娘临嫁,女家亲友赠送衣饰、布料、红花、香粉等物,表示祝贺,称为“送 
嫁”,俗称“捧花粉”。 
  纳吉份 纳吉份莆田人变音为“担试粉”。婚期到时,男方把未交足的聘金、礼物装 
入红漆礼盘;把猪肉、线面、红米团、菜丸等食物装入红漆“担盘”,共十个或八个盘 
,分为两组,每组五个或四个, 自下而上,由大而小,两组合为一担挑,故俗称“担盘 
”。如闺女的祖母健在,则须另备肉、面一担奉敬,俗称“妈担”。这个礼俗在仙游称 
作“起轿脚”。 
结婚 结婚俗称“成人”,取儿女长大成人之意,故而很隆重又有很多礼仪习俗。 
首先是物色“能嫂”和“送房兄”。“能嫂即喜娘”。旧时婚姻,男女素未见面,新娘 
初到男家,需要能嫂在身边传话、指导礼仪,故应选老于世故、谙诸礼俗、口舌灵便、 
善于应变的中年妇女担任。选“送房兄”则是古代掠婚风俗的遗留。古代婚姻男方常用 
暴力把女的掠夺过来,因怕被女方抢回,故需请一批青壮年守夜,年代久远,这批人就 
演变为帮人家结婚之忙的“送房兄”,因他们以闹房(俗称“送房”)为中心,前后做 
了不少工作,故主人对他们招待备至,敬称为“送房兄”。 
  其次是布置洞房、婚筵、绡头、挂表轴、安床等。洞房俗称“新妇房”,门楣挂米 
筛麻袋和一条男裤。挂米筛麻袋代表天罗地网,为驱除邪祟。挂男裤,为要新妇将来对 
丈夫服从。洞房内挂条染红猪腿,因俗忌新婚之夜“白虎”占床,故以猪腿禳压之,祈 
免灾祸。房中除设崭新眠床、橱柜、桌椅外,壁上挂“麒麟送子”或“孔雀开屏”画轴 
镜屏,床前悬挂“百子红座灯”一对,“送房料”(撒帐,送孩子等用物)例由姐夫或 
姑丈或送房兄备办。婚筵设在厅堂上,门楣挂横长幅红绸,贴大红婚联,厅堂内外挂满 
贺幛。婚期前一晚(俗称“上头暝”),新郎新娘要分别在家中举行绡头(俗称“上头 
”)仪式。新娘的绡头是开脸(用细绳纹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是剪发 
、剃脸、戴礼帽,还要沐浴。之后穿上“上头服”(这副衣裤婚后收藏起来,等到本人 
临终时再穿上),待到事先择定的吉时,请福寿双全、夫妻健在的长者为新郎梳头,然 
后束发加冠(戴上插金花五蕊的礼帽),送房兄唱赞:今早“上头”喜匆匆,东来紫气 
满华堂,××(男女两方的姓氏)二姓谐连理,新郎新妇振家风。婚日凌晨,悬挂表轴 
于厅堂壁上。表轴俗称“表德”,四尺长两尺宽,分左、中、右三行书写;左行写新郎 
的原名和字,中行写上新郎的表德字,一般为二个字,斗大,意义与原名相谐,多取吉 
利字眼,右行写上新郎在同族同辈中的排行。挂表轴时,放鞭炮,送房兄赞:挂起表德 
真及时,金鸡报喜迎佳期,亲朋戚友来贺喜,一举成名天下知。接着男家用铜钱垫洞房 
里眠床的四个脚,俗称“安床”,取夫妻恩爱平安吉利,共同劳动发家致富之意。安床 
时赞:眠床垫上太平钱,岁岁平安福来临,一对鸳鸯交颈睡,夫妻恩爱百年亲。 
  婚日上午,男家雇红轿,由媒人和“能嫂”到女方家去接新娘。红轿俗称“新妇轿 
”,轿上四周披围红绸,并在轿门上挂一块猪肉,亦禳“白虎”之俗。新娘用大红帕( 
俗称“新妇罩”)罩住头面,带着“新娘妈”像由“能嫂”引导,哭别父母,然后抬往 
婆家。传说 “新娘妈”是莆田古时一位爱护女子收养弃女的黄氏妈的化身,闺女们以她 
为保护神,以一支红箸为骨,灯笼座为座,用红头绳束三十六根稻草,糊上红纸衣裤、 
头面、四肢,扎成一善良妇女形状。旧时莆田女子出嫁,都要带她到夫家奉祀,以求平 
安。新妇轿到了婆家门口,男家的公姑、妯娌、大人、小孩等均暂回避,并熄灭灶堂里 
的火,俗叫“避冲”,冀日后一家和睦相处。新娘下轿进入厅堂脚不能沾地,必须踏着 
米袋,共五条,取个“五代见面,代代好”的吉利。在仙游,迎亲时有个独特习俗,是 
新郎要亲自往女家去迎亲。 
  新娘下轿后,送房兄将妆奁中的蚊帐挂到洞房的眠床上,并以红枣、瓜籽、花生等 
果品向蚊帐的四角撒去,俗称“撒帐”,取多子多福之意。此时赞道:撒帐东西南北方 
,百无禁忌姜太公,桂子兰孙联科甲,荣华富贵喜苍苍。黄昏时,送房兄又行“送孩儿 
”礼,送房兄分别手持龙凤灯、百子炮、双喜花烛和一对白瓷“孩儿仔”、果盆等由婚 
筵附近的土地庙开始,列队鼓乐放炮送入洞房,由新郎新娘接过这对“孩儿灯”安放帐 
内板架上。由捧果盒的赞:今夜大家“送孩儿”, 新郎新娘笑微微,燕尔新婚鱼得水, 
早生贵子耀门楣。 
  新娘下轿后,新郎新娘由“能嫂”作礼仪指导,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然后夫妻对 
拜,行合卺大礼。之后,又端出猪头、猪腿、线面等祭告祖先,俗称“告祖”。新郎带 
新娘叩拜祖宗后,又逐一跪拜全家各位尊长,有些地方受拜人应回以“红包”。礼毕, 
新郎新娘双双进入洞房。 
  拜堂、告祖后,宴请贺客。厅堂左上第一桌面对大门的座位是首席大位,俗称“横 
头位”,乃新娘母舅座位。其余座次,请乡里年高望重长者就座。如母舅姗姗来迟,须 
一请再请,要他来后方可开宴。 
  宴罢,送房兄为首拥入洞房闹洞房。第一个节目是“抱出灯”:新郎抱起新娘,新 
娘举双手,取床前悬挂的两盏“百子灯”互换挂好后,才能把新娘放下,赞曰:洞房花 
烛小神仙,一对凤灯挂两边,东西交换入门喜,一刻千金乐少年。“灯”谐“丁”音, 
出灯表示出丁,取早生(男丁)贵子之意。接下来是“做经文”。所谓做经文,即古代 
新婚戏妇之俗。送房兄事先准备一些妙趣横生的节目,此时用来导演,让新郎新娘作主 
角“逢场作戏”,夫妻对话、动作等多带有戏谑、挑逗的内容,故意制造闹趣为难新婚 
夫妇,多由“能嫂”解围圆场。一直闹到更深夜阑,雄鸡初唱时才结束,放鞭炮后,送 
房兄赞:大家齐出门,双双掩房门,洞房初会面,夫妻情意绵。赞毕,大家退出洞房, 
将房门掩上,俗称“ 掩门”。 
  回门俗称“请转马”或“请子婿”。婚后第二天,上午新娘出厅堂问候翁姑及长辈 
,会见家中亲人,俗称“出厅”。并下厨房第一次作炊事,即古诗的“三日入厨下,洗 
手作羹汤”。这天新娘家小舅子来请新娘偕同新郎回外家拜见“外家”长辈亲友。娘家 
设午宴款待,俗称“子婿酒”,酒后新郎先告辞回去,新娘则等到黄昏时才返家,带回 
童子鸡一对,红纸封腰的甘蔗一双,祝愿从头到尾夫妻和气,日子甜蜜。去时新娘坐轿 
在前, 回程时在后;古时是骑马回门,故俗称“请回马”。 
  换花 婚后第三天,女方备办“换花篮”,由小舅子送到男方,看望才出嫁的亲人。 
“换花盘”有红白纸花等,白花象征得男孩,红花象征得女孩。 
  送年暝就是新婚第一年的农历腊月廿五日,娘家备办担盘给婿家送礼。礼物有线面 
、猪蹄、红米团 等,还有一对大红绸布金字的红座灯,由一个6?7岁的小男孩送上门。 
第二年起年年送的只是白纱彩绘的灯笼一对,加上一支小灯笼(叫灯仔),寓意“年年 
添丁”。 
  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婚姻自由和婚事新办,旧婚礼已被逐步淘汰。 
  丧礼 
  莆田民间传统的丧葬礼俗也是很繁缛,各地不尽相同。 
老人病危,从寝室移至厅堂,按男左女右的位置放在厅侧临时搭的床上(不能放房脊梁 
下),称为移床。在其弥留前,家属抓紧时间给病人更换衣裤。这种衣服叫寿衣,是事 
先制作的,内衣多用白绫裁剪。寿衣由孝男给病人穿上,多至七套,或十多套,上下合 
计取单数。先套好后一次穿上。断气后,全家男去冠、女披发、号啕哀哭,并用白布蒙 
盖死者身首。在床前桌上燃一盏七根灯芯的长明灯,直至出丧,不让熄灭,称“送终” 
。在农村,孝男到河沟或井边用铜钱或“纸钱”向水神买水,为死者洗脸,洗脚手,谓 
之“洗身”。亲人把俗称“喜寿”或“长生”的棺材抬到厅堂,棺底要放入由7家邻居乞 
来的灶灰,再铺上纸钱和灯心草及碎纸边(用以吸收尸体消释后的液体)再选时辰“入 
殓”。入殓称“入木”,子孙披麻戴孝,子辈穿麻衣,孙辈穿白衣,子媳手腕套上一铜 
钱的白带圈,父丧套于左手,母丧套于右手。向遗体告别后,孝男捧死者头部,孝媳抬 
死者足部置棺内,遮上被子(俗称“水被”),然后盖上棺盖钉牢。入木时,所谓“八 
字”对死者有冲犯之人要避开。入殓后,孝男孝媳搬出死者用过的卧席、被褥,送至野 
外烧化,俗称“送草薪席”。出殡(俗称出寿)时,凡棺材抬过的门坎要限时用干稻草 
3根,束以红纸,用刀斩断一节,以示“斩草除根”。出大门由侄辈点举火把引路,同族 
人均要来送葬。孝男头戴“草圈麻帽”,手执“孝子鞭”丧杖(死者为父用松木,母用 
竹,在沿海一带则用稻草扎成一条龙,俗称“草蛇”),入葬后,插在坟上。沿途散发 
“纸钱”,过桥时放纸元宝。将棺材置于墓穴内,称为“进葬”,在墓穴前摆祭品祭奠 
,称“墓祭”。倘墓地未定,则将棺材寄放于“利厝”里,俗称“寄厝”。 
  安葬后第二天,在厅堂为死者设立灵堂,立灵位奉柱。每日早晚“上饭”(摆饭菜 
祭奠)哭灵。第三天再上山探墓,俗称“望墓”或“覆山”。第六天,做头七。 
  四十九日内要每七日一祭,家属哭丧,俗称“做七”。其中以头七和尾七最为隆重 
。服丧期间,家属不能穿红衣,不许赴宴饮酒,不许理发洗头,不放鞭炮,不参加庆贺 
活动。之后,除灵堂奉柱,同先代祖先一起祭祀。把麻丧服改白素服,理发,俗称“ 百 
日”。 凡期服丧的至此服满。当年除夕不贴红联,只贴写上“守制”两字的绿纸条。 
  建国后,丧葬改革。用花圈、挽联追悼会代替吊丧,用戴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 
,用遗像代替木主牌,改土葬为火葬,废除服丧期制度。 
 
 
-- 
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  
 
※ 来源:.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152.2.]